高考实现尖子生培养和大面积成才双丰收,创历史最佳成绩;二中新校区投入使用,教育重点工程建设迈出新步伐;全县186处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,家长满意度持续提升……
从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普及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,从高考质量的崭新突破到职业技能大赛的骄人成绩,一张张奋进的“成绩单”擦亮了莒县教育品牌,为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“加码”。
教育,正成为山东莒县城市发展一个靓丽的品牌!
统筹:擎起教育担当
8月12日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布了2020级少年班录取名单,在被录取的48名“少年天才”中,山东省两名,莒县一中的卢铭阁同学成功入围。
8月19日晚,山东省新高考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投档情况统计出炉,当查询到清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最低位次为405时,考生许强心里悬着的“石头”终于落了地。
……
高考6名学子登科清华北大,本科进线4679人,创历史最好成绩;中考700分以上228人,600分以上首次突破2000人大关,创历史最好成绩……
面对高考改革、新冠疫情的双重困难,莒县高考在连续三年跨越发展的基础上,实现“四连跳”。
优异成绩的背后,是统筹的力量!统筹疫情防控和考试备战。
45天,一本书,70页,接近50000字。
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莒县一中高三语文教师于世法编制了一本关于作文教学的学习资料,里面记录着疫情网课期间对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办法,也包含着精选出来的10篇手写在答题纸上的作文。
网课期间上作文课,不能当面指导,很难与学生一对一交流,有些话讲不透怎么办?于世法便开始写下水作文,再将作文图片上传班级群,以文示范,让学生从中体会写作思路和技巧。
“孩子的网课妙趣横生,老师循循善诱讲得绘声绘色,课后服务也很到位,这很大程度地缓解了我们家长的压力?!币咔槠诩洌阕藕⒆又匦伦隽艘换亍把钡募页ね趿⒘粮锌?。
莒县教育部门组织初中、高中名优教师和教研员开设公益性“空中课堂”,14位教研员、66名优秀教师参与直播,20位信息技术教师现场指导,近万名学生参与了直播在线学习。将“??尾煌=獭⑼?尾煌QА甭涞绞荡?,确保疫情防控和备考两手抓两不误。
统筹尖子生培养和大面积成材。
莒县一中对尖子生开设了“爱培优”强基课程,县文心高中利用“考试云”对文化班学生实行周测,县二中通过课后网开设国际部课程,县四中对美术生进行线上指导,县实验高中对春考生进行线上技能培训……
莒县对高三年级制定线上分层教学实施方案,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在线课程,倾力做好“两手抓,两手推”工作,大力实施“名生"工程,全面激活师生潜力。在教育教学上实行深度教研,重视学科竞赛,并根据学生特长,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,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,让每一位有潜力的学生都能获得长足发展。
改革:激活教育动能
近日,莒县第三中学九年级七班学生李欢有了新的角色,作为当天的“新闻发言人”,他登上讲台,向同学们发布了近两天的重要时政。
道德与法治课课前3分钟,由两位同学作为“新闻发言人”登台发布近两天的重要时政,全班所有同学轮流做“新闻发言人”,学校的创新之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时政知识的积极性。
“寓教于乐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,学校为了强化形势教育效果,对一些特殊的时事形势教育内容及时组织相关活动,让学生成为事件的经历者、活动的参与者,学生能更好地成为教育的接受者。”莒县第三中学教师任飞说。
该活动是莒县三中贯彻县委、县政府“三个第一”、“四个激活”教育发展理念的举措之一。近年来,为进一步激活教育发展动能,莒县教育部门坚持问题导向、创新导向,以“四个激活”和“三个第一”教育发展理念为引领,着力推进队伍建设、管理体制等改革,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。
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。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,累计选拔124名校长后备人选,纳入人才库管理,从中公开择优选聘新任校长。加大调整交流力度。对学校和校长实行位次管理,先后4次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整交流,先后公开选聘校长20人,交流任职23人,建立校长职级薪酬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,积蓄起发展源头的“活水”。
深化教师“县管校聘”改革。实行教师全员竞争上岗,保持有序的教师流动用人机制。成立“莒县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”,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、统一调配、统一使用打破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的学校界限,实现教职工由“学校人”向“系统人”的转变。累计调配交流508人。实施“招才引智工程”,公开招考招引优秀师资到我县任教。近三年共招考招引教师1573名,其中,骨干教师、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7名。
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。探索学前教育“镇村一体化”管理,将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从乡镇中心小学剥离。累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期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%以上。推进教育“放管服”改革。确立“教育教学质量是尊敬出来的”理念,为学校和教师减负。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,完善校务委员会、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家长委员会等,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。建立“底线管理+特色发展”的学校评价体系,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,办出水平。
服务:提升教育温度
走进传统文化体验课堂,跟随老师感受书法、剪纸、国画、素描的传统艺术魅力;在老师带领下,操作各种实验器材,体验科学的奥秘……
放学铃响后,莒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回家,他们开心地前往各个教室参加社团,在兴趣的海洋里尽情遨游。
“在课后服务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叫普通话礼仪的课程,这个课程不但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,还能让我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乐真好少年?!避煜氐谒氖笛樾⊙а伦克?。
“我下班后刚好可以‘踩点’到学校接孩子回家!”前来接学生的家长一脸轻松,对于学校的贴心服务,学生家长连连竖起大拇指。
该校先后投入了140万元改扩建图书馆创建创客教室升级改造社团活动室,配备先进的活动器材,提升社团活动标准和活动质量,丰富多彩的活动,深受孩子们的喜爱。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数量达到98%以上,家长满意度100%。
作为2020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,莒县各学校按照“立足需求、积极服务、家长自愿、学校受托”的原则,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全县186处初中、小学均已开展课后服务。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,以“教育温度”解决学生家长“后顾之忧”,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喜欢、家长放心、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。
提升教育质量,硬件是基础,教育供给能力是关键。
新学期,新环境,新面孔……8月31日,莒县二中新校区内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,这座“高起点、高标准”规划建设的现代化教育新高地迎来了首批2200多名高一新生。
二中新校区的投入使用是莒县着力解决大班额,加快实施教育重点工程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。近年来,莒县全力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和解决大班额问题,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——
一中新校区年底全部主体封顶,投入使用后,全县普通高中将达7所,能完全满足全县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。威海路中学男生宿舍楼、女生宿舍楼已主体完工,岳石路中学和会盟中学列入2020年建设规划,完成选址。规划新建6所小学,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学位14040个,城区小学学生达到37350人。新建、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24处,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任务,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将进一步扩大。
“我们将深入实施‘民生’和‘名生’两大工程,以‘培植兴趣、关注基础、发展能力、养成习惯’作为教学的底线和起点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,带动教育观、学生观、教师观、教学评价观的根本转变,实现‘让学习真正发生,让学生真正发展’的目的。”莒县教体局局长宋国安说。
(张建锋 王立晓)